“我们家是中医世家,我学习的也是中医方面的知识。我的妈妈之前在特教教语文,在我毕业之际,她和我商量,希望我也到特殊教育学校来教授知识。在当时,盲人的主要工作大概有三个:乞讨、卖艺和算命,生活比较悲惨,我很想帮助他们,所以在学校开设了中医推拿这门课程。现在全扬州很多盲人按摩店的老板都是我的学生,看到他们能够体面地工作,是我最欣慰的。”
刘明老师是扬州特殊教育学校实训处主任,学校招生范围从幼儿园、小学、初中一直到高中,还有职业中专教育。学校学生残疾类型不一,主要有聋、盲、自闭三类,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生理情况,学校都会有相应不同的教育安排。
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们都是折翼的天使,需要老师用心去守护。
“我们老师心理压力都很大,需要时时关注小孩的心理变化。在了解每个小孩后,才能开展教学工作。学校里的小孩因为生理上有残疾,心理都有一定的残缺,我们每个老师都同时也是心理老师,希望用爱心、耐心去慢慢治愈他们。”
正因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来说,学校就是他们的家。学生们的吃、住、行、学全由学校老师来负责,老师们和学生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玩在一起、学在一起,全方位守护他们的成长。
孩子们表达对老师们爱的方式也很简单真挚。刘老师分享有一次他送学生去西安美术学院参加考试,路上发朋友圈。他截图和同学们说:有多少点赞就是多少人在鼓励你们,你们要好好考试。不一会儿,监考老师找刘老师,刘老师还以为孩子们是不是考试必备物品忘了带。刘老师怀着焦急的心情去了之后,孩子们冲上来给了老师一个大大的拥抱,用拥抱来感谢老师的鼓励,老师当时非常地感动。
“学校开设技能培训课程的初衷是让这些孩子毕业后不要成为社会的负担,而是成为社会的劳动力。而我现在更大的追求,也就是希望他们有出息,能更体面地从事一些高端的就业。”采访最后老师动情地说到。
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们从来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刘老师一直还致力于挖掘新的职业培训与就业途径,为此多年来不断做相关的调研工作,还与也有相关残疾的老师共同试验,为每一个创新性职业的实践可行性负责,更是对孩子们和他们的家庭负责。他相信每一个愿意接受系统专业培训与学习的孩子,都能拥有一技之长保障自己未来的生活。
最后的线上交流会上,团队负责人也向孩子们分享了老师们的工作与用心,另外团队进行采访的各个街道社区,都提到会主动联系残疾儿童推荐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认可度都极高,岁月静好,向来都是有人在前方为你负重前行。希望通过同辈人间的交流,更多的孩子能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更有信心,学习中也更怀感恩之心,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讯员:周梦琴,许慧颖)